由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打造的武义文庙文昌阁展陈布展项目于2023年1月正式开庙。该项目主要由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建筑复原,杭州拓凡团队负责展陈布展。欢迎各位市民朋友前去观看。
文庙是中国文化的至高殿堂,传统思想的重要场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起到了精神信仰、学术传承、人文教化等重要作用,从而成为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景观。武义文庙始建于唐代,是武义最早的文教设施。元重纪至元五年(1339)迁至县治西南侧。此后历经多次修建,至清代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格局。原址尚留有清代泮池、戟门前石狮等地理文化坐标,出土元代地面铺装等珍贵文化遗存,与清嘉庆《武义县志》、清光绪《武川备考》等文献相互印证,历史面貌可观。
▲嘉庆武义县学宫图,引自清嘉庆《武义县志》
新文庙主体建筑格局的复原研究,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主要依据史籍、古图等历史资料,在文庙原址复原,包括文昌阁,文庙的外泮池、万仞宫墙、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群。
01设计说
拓凡团队本次在武义文庙上用的是“串点成线”的展陈手法,利用“泛博物馆”概念,将博物馆的内容遍布整个文化片区。展陈立足于文庙和武义儒学文化,充分利用建筑和户外空间,围绕慕文、明儒、乐学三大文化主题,打造“展·演·研·学·游”一体的泛文化展陈空间,达成全域化展示的目的。
02设计成果
文昌阁
相传文昌神掌文运功名,古代文昌阁遍布全国,均为祈求文教兴盛。武义文昌阁建筑位于台基之上,木构建筑明二暗三。底层台基南侧为文创中心。
木构建筑一层,围绕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讲述其历史沿革和清代科举考试流程。核心区为武义“进士游街”微缩主题场景,依托武义古城面貌,用系列微缩街景、微缩人物,展现古代武义学子考中进士后宴请、游街等民俗活动。
木构建筑二层,展示武义历代进士,辅以科举相关的古籍、清代七品官服等实物展品,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立体展示科举文化。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依据史籍记载,主要祭祀对象为一圣、四配、十二哲,展陈据此复原大成殿格局。
孔子雕像居中位,其左右两侧以明·佚名《孔子圣迹图》(局部)为背景,分立四配雕像:颜渊、子思、曾参、孟轲。东西两侧墙面分设十二哲木线刻:东面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若;西面为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同时,按记载设编钟、编磬等乐器,爵、登、铏等礼器。



博文斋
明招山涵融儒佛道,又以儒学为要,弦歌不绝、文脉不断。明招文化是武义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
展陈以明招讲学微缩模型为核心视角,讲述源远流长的明招文化。
约礼斋
徐谓礼文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发现于墓葬中的,南宋时期的唯一纸质文书,是武义又一儒学文化奇葩。文书犹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书,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因此在展陈设计中,我们运用了图版系统结合文书实物展示,解读“南宋官制百科全书”这一国宝文书。
明伦堂
明伦堂,是古代生员上课的地方,刚入学的生员入文庙拜祭完孔子,要到明伦堂去拜见老师,然后在此上课。明伦堂设讲堂、“忠孝节义”四字、《吕氏家范·学规》(节选),劝善向学。在此处,我们复原了当时的场景,讲观众拉回到历史中去感受体悟。
名宦祠
名宦祠主要用来祭祀在武义任职,德业显著的官员。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共祀25位历代名宦。祝文:善政善教,惠此一方,民到于今,尤蒙利益。
展陈以绘画勾勒人像形象,丰富布展层次。
乡贤祠
乡贤祠用来祭祀本地有德才声望的人物。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共祀19位历代乡贤。祝文:竹帛垂石,乡邦仰德,俎豆宫墙,允为世则。
展陈以绘画勾勒人像形象,辅以山石、翠竹,烘托乡贤风骨。
尊经阁
尊经阁一层典藏《武义县志》《宣平县志》和《武川备考》等珍贵史籍,布设宋式书桌等阅读空间,供人们阅读典籍。
二层设宋式书房,可茶歇小憩,或挥毫泼墨。
万仞宫墙
红墙青瓦,这是属于东方独有的美学。辅以一株黄梅,可谓是冬日里的一抹靓丽景色。
我们希望打造的展陈从来不是观完即止的,我们希望在游玩中带给观众更多的欢乐体验,在其中融入展览,和展览互动,并且在观展中能有所得有所悟,更好地共同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03 结语
时隔四十年,武义文庙再次焕发新生。它修旧如旧,具有极高的人文传承价值;它原址修复,是历史传承的证明;它让一代代读书人记住了浸润古城人文的这口大墨池;记住了曾在半月池边读书的那份自豪和荣耀;记住了乡愁和不朽的历史使命。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但武义人对武义文庙的浓厚记忆依旧。月上心头,回梦如初,上街古城“点亮”武川夜。
▲武义文庙落成启用仪式现场上一篇: 双林儿童博物馆岛研学基地
下一篇: 嘉兴子城遗址公园